老罗锤子系统发布会的完整视频,终于放出来了。
和之前发布会的图文片段相比,完整视频显然更为全面,之前多家媒体新闻稿中,老罗抨击行业的言论补上前言后语,也有几分可以理解;至于对自家产品的窃爱,也在情理之中。还是老罗说得对,如果媒体的效果不好,以后还是别请媒体算了,就让他们看看视频就够了。要不,也让他们自掏腰包买票,省得他们嚼舌头。
我在发布会之后迅速写了一篇吐槽的文章,主要是根据当时媒体发布的老罗语录,逐条反驳,有的地方断章取义,都有不妥。这次看到视频,有了新的看法:
夸夸老罗
1 老罗是个很重视细节的人。
交互设计演示部分,无论是时钟、秒表、世界时钟的设计,可以说老罗的确继承了乔布斯“拜物教”的“衣钵”。老罗团队设计很多应用界面,如通讯录、通话、计算器、记事本,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苹果风格,并不是每一个都像苹果应用那么好,但水平上的接近和模仿的痕迹已经相当明显。
不夸张地说,在交互设计方面,老罗的水平、看法超过国内任何一个应用开发的产品经理,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弱于雷军和黎万强。锤子系统是老罗花了心思做的产品。比如,语言选择时,采用的国旗提示;人性化的拍摄提示;短信撤销,和通讯录的分类功能。
2 老罗对手机操作系统用户体验有所思考。
老罗敢想敢做,很多事情想得透彻,比如,相机的照相和拍摄功能区分,俯视拍摄的方向问题,自拍的镜像功能如何更好满足了自恋者需求,屏幕角标如何实现“拂去”动作,又满足了强迫症的需求。甚至于,锁屏如何更有效率这样的细节,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。
老罗的九宫格桌面,也是在分析苹果、安卓和微软系统后,综合各家所长设计的方案。老罗甚至从用户心理角度去分析“语音识别”时的各种细节、用户心理,以及苹果产品设计思路,其分析之细致和深入,前所未有。听老罗的课程,如同一个资深的产品经理在上一堂产品分析课。
3 老罗是个很刻苦和辛苦人锤子是家有情怀的公司
老罗最初用了七个人,就想追上苹果,可谓自不量力。正如他自己所言,为了加快研发速度,老罗在过去九个月,没少加了班,也没少吃麦当劳。老罗介绍锤子系统的名字来历和自己的理想的时候,的确是充满“理想主义情怀”在追求“非常温馨的产品设计”。
不过我的吐槽依旧继续:
1 先说相机,这是老罗的一大软肋,常识相当缺乏。
老罗说,用手机俯拍时,手机经常会搞错方向,拍婴儿的时候,会横纵不一致,很让人纠结。我的吐槽是,手机俯拍人物的情景的确不多,至于婴儿更不该用手机拍。因为,婴儿的眼睛还没发育完全,用手机拍时,不留神打开的闪光灯会闪坏婴儿的眼睛,老罗这么有情怀的人,居然设计设计这么脑残的情景。
为了自恋加入的镜像功能,其实也不那么必须。我之前吐槽,手机镜头焦距很难接近眼睛的成像效果,相差甚远,眼睛相当于标准镜头焦距,而手机大多为广角镜头,自拍的效果总是有凸起变形,与镜子里的效果截然不同。其实,老罗还忘了一个事儿,镜子永远忠实地平行与你,否则你就不可能直视自己的眼睛;而手机很难做到这一点,就连老罗都会故意倾斜手机拍照,又怎能拍出和镜子一样的效果呢?
2 老罗的九宫格桌面,我认为也有不少问题。
一个,九宫格对于屏幕的利用率很低。
普通屏幕上可以放20个图标,锤子只能放12个,效率极低;而且老罗还忽视了,手指在触控屏幕最上面图标时,往往够不到的尴尬,单手操控极其不便。当处36和91宫格的时候,会遇到单手很难点选和控制图标,更难以触控屏幕最上两排图标,使用体验极差。
Android系统和第三方Rom用组件弥补了这一缺陷,一般如miui都会在第一二屏放天气和时钟插件,屏幕上方就只起到展示的作用,而无须点击,常用的图标都放在手指极易触控的靠近最底下两排的位置。这为Android系手机朝着大屏发展创造了条件,5寸手机触控体验并未缩水;而苹果iOS因为没有及时推出组件功能,不敢发展大屏手机,所以,iPhone的屏幕一直在3.5寸,最多不超过四寸,失去了大屏机的竞争优势,被三星迅速超越。
第二,锤子系统获得了逼真感,却失去了桌面的空间感。
老罗用拟物感极强的黑片图标取代桌面,摞一层层的黑铁片,的确达到了拟物的效果,也很逼真,但问题也来了——用户丧失了空间感。
从微软的windows到苹果的ios乃至谷歌的android,圆角图标的下面是风景桌面,风景图无形中在用户与桌面之间营造了虚拟的空间感,距离感,当然也有了距离产生的美感。图标与图标之间的间距,会让用户感觉到桌面的空间存在感。
而锤子系统刻意在用户的手机空间里摞一层层铁片,就像方舟子调侃的,把桌面换成了瓷砖,灵感来自上厕所。用户感受到贴片的真实,但同时失去了的空间感。另外,风景桌面给用户眺望窗外的感觉,而贴片就像瓷砖,让用户感觉低着头看地面。
第三,缺少文件夹。
老罗介绍的自家重新制作的精美图标中,惟独缺少了文件夹图标。而且锥子系统允许用户关闭图标文字,文件夹将无法辨识,这些都说明,锤子系统极有可能取消文件夹的概念,而将其融入“屏”的概念中。我想,这对于用惯了文件夹的用户相当的不习惯。
第四默认不显示logo文字的问题。
为了实现36宫格,不得不去掉logo的说明文字,尽管对于熟知的图标认知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,但有些手机的个性化的logo,很多应用之间相互抄袭,这些类似的logo放在一起,用户非得崩溃不可;而一旦加入文字,整体还真是像老罗说的:有点乱了。
3 失败的语音识别演示。
如果说,锤子发布会整体还算成功,那么,语音识别的演示可谓惨不忍睹,连老罗这么开朗乐观的人,都有点伤感。语音识别掉链子识别率极低,台下是一片嘘声。尽管老罗把责任推到,现场声音混乱,9100麦克风降噪水平差等理由上,但识别成功率惨到没法看,那一段其实我挺同情老罗的。
这至少说明两点:一个是老罗的普通话不够标准;应该找个普通话标准的美女做演示。我记得,两年前讯飞演示的效果,比老罗效果好过不知多少倍,人家用的就是标准普通话的美女。语音识别演示失败,也说明老罗对于语音识别技术认识不够深入。
当他调侃,人们使用siri被周围人鄙视时,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siri的缺点,却没有想到,自家的解决方案是如此糟糕,他更没意识到,云端解决识别才是根本,手机的处理器和有限的存储空间,很难高精准的语音识别。
4 锁屏问题。
老罗对于锁屏问题的确有所思考。他提出的终极解决方案是——用户按home键屏幕闪一下,给用户看下时间,然后自动关闭;用户按电源键,自动执行解锁,打开屏幕。这个方案的确比传统方案节省一步操作,有所改进,但他不应该调侃竞争对手。因为,锤子的解锁方案,关键在于手机感应技术的成熟,有的Rom出于满足更多手机机型的考量,才将其放入工程师模式。
而且锤子的解锁方案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:高度依赖手机的感应功能,这将非常费电。
电源键直接开屏的确方便,但这要依赖感应设备不间断的工作,否则,你的手机怎么就知道它是在兜里,而不是拿在手上呢?这就好比,你觉得自己开大门不方便,请一个保安帮你开门,那这个保安不也得24小时工作,难道就不消耗人力么?
很多厂商将其放入工程师模式,那是因为,工程师模式下的手机,不必放入口袋里,只需放在调试的桌子上。我想,也许是出于节电的考量,手机商才集体放弃了这一功能。
5 加班问题。
另外,对于锤子科技的管理,我觉得也有点问题。
老罗说,在初创期,为了尽快把产品推给用户,他和他的同事在过去九个月中,不管男同事还是女同事,都没少加了班,经常凌晨两三点回家。
我认为,长期加班到十点、或者一两个月封闭开发,干通宵,这都可以理解,但如果长达九个月,不分男女加班到凌晨两三点,而不是充分利用工作时间,提高白天的效率,这就不是一个创业公司所做作为了,这比血汗工厂都糟糕了。你怎么还好意思说,锤子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。
6 保密问题。
苹果的保密工作业内有名了。苹果硬件的发布会,发布的时候产品就已经成型,一个月之后就可以批量推向市场;苹果的操作系统,今天发布,晚上就能下载。一个月,竞争对手根本推不出类似的硬件,打对手个措手不及;而发布后就推出的软件,也丝毫不给对手留喘息的机会。小米的miui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,只开了小米手机的发布会。
而你老罗,手机还要等一年,锤子系统还要等两个多月,就敢开发布会,你是真不知道中国软件圈的版权环境和抄袭习惯么?你真以为你的几个微创新别人抄不去么?我敢断言,不消一个月,miui会把你锤子系统的亮点功能系数抄走。
您何必图个嘴快呢?这是做生意啊!老罗!